現在許多靈性的課程或是占卜,引導的老師習慣在開始前有個靜坐或冥想,就我的感覺,是希望大家把心靜下來,才有辦法敞開心接收一些訊息。
我對靜坐的印象還蠻好的,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時候,好像是政府的實驗,還是老師個人的風格?只要上課鐘響,我們全班都需要盤腿靜坐一陣子,老師才會開始上課。其實我已經忘記細節,例如靜坐實施了多久,又或者是不是每堂都需要這樣?這些已沒有印象,我只記得靜坐時短暫把心靜下來的時刻我很喜歡。
冥想對我來講則是太困難了,因為冥想都會有個導引,要你想像某個畫面,或是去感受身體某個脈輪等等。記得幾年前找諮詢老師諮詢時,老師會要我先觀想有一道金黃色的光從頭頂灑落,接連著一連串的導引後才會開始抽牌。我通常在老師講金黃色的光這就會卡住,內心有一堆問題出現:金黃色的光長什麼樣子?這個光要多金?我想像的這個顏色是對的嗎?從頭頂?頭頂哪邊?然後我就會因為這些頭腦的問題完全無法冥想。進階的脈輪冥想就更難了,我會想,蛤?心輪在哪?我有感覺對嗎?類似這些問題讓我腦筋打結,讓我沒辦法靜下心來,所以我覺得冥想超難的。
這幾年的訓練下來,我發現有些靜坐的方法很講究姿勢要怎麼坐,而我討厭這些制式的束縛;至於冥想,因為我內心有太多疑問也沒辦法進行,最後才知道靜心是我最喜歡的讓自己安靜下來的方式。靜心沒有講求特定的姿勢,也沒有多餘的引導,唯一需要做的大概就是閉上眼睛安靜的跟自己在一起。我記得我是看了「當下的力量」這本書才開始靜心,也才懂得不要跟著那個思緒走,就讓心裡的思緒流過。我們只是在觀察思緒的人,看到思緒不用慌張也不必特別把它趕走,知道有這東西就好,但我選擇不跟著這個思緒繼續跑。舉個例子,可能今天靜心時我發現我對自己遺失了一包購物袋還在生自己的氣,如果我跟著這個思緒跑的話,我會把這件讓我生氣的事完整的從頭到尾想了一遍,想我在哪裡遺失的,當時在做什麼,然後越想會越多,心也靜不下來,這樣就是被思緒帶走了。而我們要做的是就看到自己有這生氣就好,但不用再回到那生氣的漩窩裡。
靜心對我來講還有另一個好處:觀察不同的感覺。靜心到後來,其實我在靜心時已經不太會有什麼思緒出現了,但我發現會有很多感覺在我體內。例如我可以感覺到我身體正中間有著淡淡的喜悅,或是身體左邊有個開心的感覺,右邊有個電流流過讓我抖了一下,有時會突然很開心,有時會覺得心悶悶的、重重的,我常常在靜心時觀察這些感覺。我原本以為那些感覺都是自己的,一直到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這些感覺都不是來自我,是我感受到不同的能量或存在,是那些能量給我的感覺。如果把冰塊當成能量比喻,就有點像今天我感覺到有冰塊在冰我身體左邊,因為我不知道原來有冰塊的存在,我也看不到冰塊,所以我以為是我自己身體左邊冷了一下,但我還以為是自己會冷,殊不知有個冰塊在冰我。直到今天我或許不能完整的說那個感覺來自哪位存有(除非我知道的),但至少會分辨那些感受不是我引發的。
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我覺得不管靜心、靜坐或冥想,只要有一個方法是可以讓你靜下心來,那個就是對你來講最好的方法。而且這方法可能會隨著你的練習而改變,例如現在冥想對我來講沒有那麼難了,因為我現在如果真的觀想不出來金色的光那就算了,不會像以前那樣被這些頭腦的問題卡住(例如金黃色是多金多黃?),也確實後來跟著導引有時會真的看到光,所以我就比較理解那個光是長什麼樣子,讓我不卡關XD